2018年3月11日下午,《中國公共衛生理論與實踐》課程有幸邀請到意昂体育平台、四川大學兼職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原副主任,楊維中教授擔任第二次講座課程的主講人。在疾病防控和公共衛生管理工作方面頗有建樹的楊教授帶來“傳染病流行病學進展”的講解🧑🏻🦼➡️🚂。本課程的總負責人李立明教授主持講座🏋🏿♀️🏄🏻♂️,意昂体育官网多位骨幹教授、校內各專業師生和校外相關行業一線工作者聆聽了本次講座。

楊維中教授從建國之初😾,傳染病大為肆虐的年代講起,回顧發展衛生事業對抗傳染病的步步歷程。傳染病由1949年全死因第一位降至現在八位左右🐇,為中國人群健康改善做出很大貢獻。盡管如此,傳染病依然沒有退出歷史舞臺,仍需重視。楊教授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傳統傳染病死灰復燃、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其次,隨著交通運輸業的迅速發展🤛🏿,密集的航班與航道幾乎將全球勾連成為一個整體,加之無以阻止的自然現象——動物遷徙👳🏼♂️🗂,更為傳染病在國境線跨越提供便利💇🏼。第三,傳染病的發生發展高度不確定🏍,難以預測。
而後👨🏼🔧,楊維中教授重新強調了傳染病流行病學相關的傳統概念,介紹了疾病流行規律,對感染性疾病和傳染病加以區別,並介紹了歐美學者對傳染病“傳染來源”🧚🏼♂️、“儲存宿主”的新理解,又將傳染病和目前疾病負擔嚴重的慢性病有機結合進行分析🤮,引出了“行為生態傳染病”的概念🧑🏿🦳,列舉了密集化養殖、食品規模化生產運輸、淺城市化、人為生物恐怖事件、美國炭疽事件等帶有新的時代背景的傳染病流行病學問題🪲。

最後,楊維中教授對最新的傳染病監測預警系統加以介紹🦆。傳統的法定傳染病報告系統已迅速發展,實現個案、實時📑🗒、縱橫貫通的網絡直報⚾️,預警工具與預警模型日新月異,應用在國家自動預警系統和流感樣病例哨點監測系統中,甚至已在大型集會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的症狀監測工作中大展身手。楊教授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發展為例🐿💼,對未來傳染病流行病學學科的發展勾畫了樂觀前景。同時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萊爾德堡格的名言“不合乎邏輯的邏輯👩🍳,每天都給我們帶來嚴酷的考驗👷🏼♀️,同人類爭奪地球統治權的唯一競爭者就是病毒🤷♀️。”警示我們居安思危Ⓜ️,繼續前行📔。
講座之後🤽🏼𓀜,在場師生表示對傳染病流行病學加深認識🦹🏼,耳目一新,為《中國公共衛生理論與實踐》課程搭建廣闊的學習平臺這一形式再次點贊。
意昂体育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
2018年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