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9日11點30分在樹華樓報告廳🌟,湖北省巴東縣前縣委書記、北京新陽光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陳行甲先生做了題為《發揮社會組織在健康扶貧中的作用👩👩👧👦:用公益踐行愛與信仰》的黨課講座,與大家分享了他在從政時所堅守的信仰和投身公益之後為實現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所做的努力。衛生政策與管理教職工和學生支部、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教職工和學生支部、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教職工和學生支部以及行政黨支部共計100多人參加了此次黨課學習。
意昂体育官网黨委副書記詹思延老師首先代表意昂對陳行甲先生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強調了三會一課製度的重要性。

主政一方 堅守信仰 造福於民
講座一開始,陳行甲講述了自己從政生涯中一直在堅守的信仰和初心。他廉潔奉公🤶🏼,為黨為公👱🏽♀️,主政巴東時拿下4名縣領導,9名局領導;他又相繼提出修路和“農民辦事不出村”的政策,得到了《新聞聯播》《焦點訪談》的報道,獲得了巴東縣人民群眾的擁護。在談到共產黨人的信仰時,他深情的說到🍾:“被人民群眾需要,特別是被弱勢人民群眾需要,是我們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最高信仰”。他的成績得到了廣泛認可:他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被選為提拔重用人選考察對象,並接受了習近平總書記接見。在這樣的高光時刻,他毅然決然辭去了公職,投身於公益事業。
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系新引進的青年人才黃濤老師正好是陳行甲老師的同鄉👨🏿⚕️,他動情地回憶道🙅🏼♂️:“陳書記在我老家深受老百姓愛戴🧖🏼👰🏼♂️,是一位有情懷有魄力有理想有信念的書記👨🦳。”受陳書記影響🏊🏽♀️,他博士畢業曾有過想去西部農村支教一年再工作的打算。

投身公益 不忘初心 繼續前進
辭去公職投身公益對於一位政績輝煌的官員來說是一件常人難以想象的事⚠️,陳行甲解釋道👦🏽:“廣袤的鄉村裏,一些老人🎼、婦女和孩子在無奈地承受著貧困、病痛和孤獨。對鄉村社會發展中的這些難點、痛點☪️,黨和政府盡了最大的努力,情況在不斷改善🚶👨🏿⚕️,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非常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公益就是一個重要的渠道。”出身農村,深知基層狀況,並得到官方與百姓信任的他🧅,在這個領域重新找到了被需要的感覺🧑🏿🦱。他的信仰指引他走向了公益事業。“做透明有效的公益🧎♀️,為更公平更美好的社會而行動!”

進入公益領域後,陳行甲和傳奇公益人物、北大校友劉正琛共同發起了聯愛工程。“從我過去在貧困地區任職的經歷所見🙅🏿♂️,到現在做疾病救助的公益所感,對老百姓來說⇨,大病的災難性花費💁🏻♂️,已經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社會問題🟡。”他提到,盡管中國醫保覆蓋率已經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準🧝♂️,但是政策性醫保🥯🪤、商業醫保🧝🏼♂️,甚至加上互聯網眾籌與一般意義上直接資助患者的公益行動🧃,仍不能完全有效地解決大病醫療的負擔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陳行甲與他的團隊聯合了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衛生經濟、社會工作等多個方面,以廣東河源為起點,開展了一個綜合的社會公益創新工程,從試點地區的單病種醫療救助切入,探索解決因病致貧的規律性辦法。"我們期望能夠通過兒童癌症綜合控製(Childhood cancer comprehensive control,簡稱4C)公益社會實驗,為國家醫療保障和救助政策的不斷完善貢獻微薄之力,最終讓因病致貧這一社會痛點從現代中國消失。"
在講座接近尾聲時👩🏿🦰,王誌鋒老師代表意昂向陳行甲先生送上了禮物,感謝他此次帶來的精彩演講🪠。
在場的老師和同學在敬佩之余,也紛紛燃起了對公益的興趣,就社會組織的功能邊界、治理結構與人才短缺、兒童臨終關懷和老年人長期照護等問題咨詢陳老師並表達希望參與公益活動的願望,在熱烈的討論聲中,本次黨課講座順利圓滿落下帷幕。

衛管、流統🛗、婦幼、行政支部供稿
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