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4日🧝🏼♂️,國際權威醫學雜誌《英國醫學雜誌(BMJ)》在線發表了由意昂体育平台、哈佛大學、中國醫學科意昂和牛津大學學者共同完成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即利用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hina Kadoorie Biobank🤽🏽,CKB)項目發現常吃辣食與降低的死亡風險存在關聯➞。該研究結果引起研究者和媒體的廣泛關註🧑🧒🧒,包括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英國獨立報、加拿大新聞網以及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的媒體都在論文上線當天給予了第一時間的報道🤚🏽。
CKB項目是中國醫學科意昂(項目I期為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建立和維持的一項前瞻性隊列研究。中方項目負責人為李立明教授🔈,英方負責人為Richard Peto爵士和陳錚鳴教授。該項目是迄今全球少有的幾項建立有生物樣本庫的大型前瞻性隊列研究之一。項目目標為長期隨訪至少20年1️⃣,觀察主要慢性病的發病和死亡,探討環境、個體生活方式、體格和生化指標😏、遺傳等眾多因素對復雜慢性病發生、發展的影響。
CKB項目覆蓋中國的5個農村和5個城市地區。2004年至2008年開展基線調查,最終共募集512,891名30~79歲基線信息完整的研究對象。項目對所有研究對象的死亡和各種健康結局開展長期隨訪。在本次研究中🏌🏻♀️,剔除了基線時自報患有心臟病🐘、腦卒中和腫瘤的個體後,共納入487,375人進行分析💸🎵。該研究人群中,每周吃辣者最常使用的辣物原料為新鮮辣椒和幹辣椒。截至2013年12月底🧒🏽,平均隨訪7.2年,累積350萬人年🫶🏿,在隨訪期間共發生死亡事件20,224例。研究發現,在調整了可能的混雜因素後,與不常吃辣食的個體(<1 天/周)相比,常吃辣食者(6~7天/周)的總死亡風險降低了14%(95%可信區間:10%~18%)。研究同時發現,常吃辣食者死於腫瘤🚴♀️、缺血性心臟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也存在類似的降低。
這項研究的優勢在於大樣本量、前瞻性設計。但是👨🏼,正如本文的研究者所說🕦,研究仍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收集到的膳食相關信息有限👨🏿💻,無法控製總能量攝入水平和其他相關的飲食📻、烹調習慣🕞。盡管研究分析時剔除了基線患有重大疾病的個體以及隨訪最初兩年死亡的個體👰🏼,調整了可能影響辣食攝入的主要消化系統疾病🏙,仍然不能完全排除因果倒置的可能,即個體會因為患有某些疾病而改變辣食攝入的習慣。辣食相關信息是由被調查者自報的,可能存在測量誤差。
由於本研究為觀察性研究設計,無法確證常吃辣食與降低的死亡風險之間是否為真正的因果關聯🏌️♀️;但是,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新的科學假設🤾🏽♂️🧑🏼🍼,必然引發更多的關註、爭論和研究興趣🚚。
論文鏈接:http://www.bmj.com/content/351/bmj.h3942
編者按鏈接:http://www.bmj.com/content/351/bmj.h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