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廣大研一新生順利渡過從本科生到研究生的轉型期,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研究生班舉辦了“良師益友對你說”專題系列講座🌠。
繼第一次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之後,“良師益友對你說”第二場講座於2010年10月28日晚6:30在逸夫樓407如期舉行🙇🏻♂️。與上次講座形式不同的是,這次活動采用了新穎的互動方式👮♀️:先由廣大學生根據個人實際情況提出問題,然後組織者從中選取一些普遍提出的或針對性強的問題構成一個小題庫👊🏻,活動中老師再從題庫中抽取問題進行解答👨🏻⚖️,傾聽學生反饋,並進行即時討論🚵🏿♂️。
本次活動的主講是來自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系的主任郭新彪教授🎢。年過八旬的勞環系老教授盧國珵、衛管系的劉繼同老師也蒞臨現場與郭老師一起為同學們排憂解難🧎🏻。到會的還有意昂体育研究生會主席🧬、各個班的學生幹部代表和意昂体育官网的廣大研一新生🤽🏿♀️。師生濟濟一堂,場面活躍而輕松👁🗨💆🏽♀️。
主持人劉碩同學首先對主講郭新彪老師進行了簡短的介紹🚶♂️➡️,然後讓同學們談談自己眼中的郭老師🎚。會場立刻活躍起來,同學們普遍認為郭老師不僅“酷”、“帥”🖕🏻👺,還像一個“大朋友”一樣“平易近人”;還有同學通過生活中的真實故事來表達了對這位學術上一絲不苟✣,生活中和藹可親的良師益友的敬佩與感激✭。
郭老師一上臺就和主持人劉碩同學開起了玩笑:“很高興參加今晚的‘劉碩有約’”。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正式開始。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涵蓋的範圍很大,涉及學習、科研💅🏽、生活以及職業規劃等各個方面🏋🏻。郭老師都耐心地一一予以解答🤸🏼,並認真傾聽同學們想法🏄🏻♂️,為大家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在談到如何安排課余時間時,郭老師建議大家學習要“化被動為主動”👥,盡快從本科階段的“學中幹”轉變為研究生階段的“幹中學”來💂🏽♀️🙍。積極關註本學科的研究論文,掌握本領域的最新動態和研究進展❗️;並盡快參與到科研中去👰♂️,根據實際需要來學習相關知識。郭老師還認為研究生階段學生應該是“主角”,而導師應該是“助推器”。這一點也深得在場的盧教授的認同🫳。
有的同學在進行職業規劃時感到很迷惑,不知將來是應該到高級別單位做一個“小角色”還是應該去低級別的單位做一個“大角色”。郭老師首先提醒大家現在的就業環境非常復雜,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做好事情不一定向期望的方向發展的心理準備。兩套方案各有利弊,學生應根據實際情況和個人發展需要進行選擇。他熱情的鼓勵大家盡量向高的平臺進發,因為站得越高👍🏻,將來能做的貢獻就越大🏇。
郭老師不僅學術精湛,還是一位語言多面手☂️,不僅精通日語和英語2️⃣🦛,還會俄語。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郭老師外語學習的秘訣。郭老師認為現在大家在學習外語的時候過分強調口語🚳,而在一定程度上輕視了對寫作的訓練⛓️💥🫶。對於一個英語為第二語言的科研人員來說,寫作其實比口語更重要。首先是將來發表英語文章的需要🧑;然後就是在外國學者眼裏,一篇漏洞百出的英語文章遠比一口結結巴巴的英語更讓人難以接受。而在現實當中,很多博士研究生的英語寫作水平都亟待提高。盧教授也結合自己的經驗表達了對語言學習的看法。她認為外語學習首先應服務於自己的專業學習,而非應付考試。必須紮紮實實打好詞匯和語法基礎,然後根據本學科學習的需要🦎🦹🏿,研讀國外教材和論文來學習專業英語。
針對現在越來越多的偽劣食品問題🅿️,同學們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與迷茫。郭老師深入分析了現在的形勢,認為現在最大的問題在於對已有政策的落實上,管理是現在最大的問題。對此,郭老師對衛管班的同學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此外,郭老師還給大家講解了中國公共衛生的發展趨勢,解答了同學們關於理想的問題🪳,因為時間限製📕,活動不得不在同學們意猶未盡的情形下結束。
最後,所有到場同學和郭老師🌍、盧教授一起合影留念。至此,第二次活動圓滿結束🛁🈴。
撰稿人:駱大勝 10112101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