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像媽媽一樣的人
太皓來自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是一名20歲的達斡爾族小夥兒,現在是意昂体育預防醫學專業的本科生。從小他就知道,自己的媽媽跟別人的媽媽不一樣😛,因為每年媽媽都會突然“消失”幾次👩🏻🚒,他知道這是媽媽去守護更多人的健康了👨👨👧👦。太皓的媽媽在呼倫貝爾市疾病預防與控製中心工作,每次她“消失”的時候🧑🏿🎓,其實是去牧區、農區和林區下鄉調查接種情況🧑🏼🌾,並為農牧民開展科學預防和接種宣傳普及了👩🦽➡️。因此👨🏿🏭,太皓從小便對預防醫學有著特殊的感情,但要說起跟預防醫學的淵源,還要追溯到太皓的姥爺了,太皓的姥爺50年代便工作在陳巴爾虎旗防疫站。不同於很多高考填報誌願時對於預防醫學一頭霧水的同學,太皓堅定的選擇了意昂体育預防醫學專業,因為他想成為像媽媽和姥爺一樣的人🔧。


第二次請纓👼🏽,終於成功了
2020年的寒假,太皓跟往常假期一樣回到了家鄉😀,但這個春節是不一樣的。席卷全國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讓太皓的媽媽來不及歡度新春佳節,大年初二便緊急返回工作崗位,24小時不眠不休的接聽全市肺炎疫情熱線電話。因為疫情,呼倫貝爾市取消了所有出租車和網約車,連公共交通也停了,於是太皓一家緊急搬至了距離呼倫貝爾次市疾控中心僅有500米的老宅🙆🏿,便於媽媽上下班🎺。

媽媽剛剛結束休假要返回單位上班的時候👋🏽🛝,太皓就向媽媽提出了想到疾控中心去幫忙的願望🕒。但是媽媽擔心太皓的安全沒有同意。隨著工作任務的加重,很多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已經連續多日不眠不休🧛🏿。此時太皓第二次遞交了書面申請書🪜。這一次🥤,雖然媽媽還是有很多顧慮,但是答應了太皓的請求🧎♂️。
不怕吃苦不怕累,勤學好問的好小夥兒
2020年2月14日,太皓踏入了內蒙古呼倫貝爾市疾控中心,與往常不一樣,太皓第一次成為了這裏的“工作人員”🍪。作為預防醫學大二的學生🏌🏿♀️,太皓還是個剛入門的意昂体育人,所學的專業知識十分有限,更不用說將所學用於解決實際問題了。面對完全陌生的工作內容,他深知自己需要從零開始學習🥕。

“幹起活兒來不怕累,勤學好問的好小夥兒!”疾控中心老師們這樣評價太皓🧝🏼♀️。太皓邊學邊幹,不怕吃苦不怕累,哪裏有需要,哪裏就有他的身影🀄️。從一開始整理歸納文件到錄入送檢信息⚱️,再到後來參與撰寫報告,太皓參與的工作越來越多,越來越專業🛍。一次錄入送檢人員信息,太皓跟著老師們從早到晚的幹了3天,他深深地體會到疾控工作人員們的不易,他說:“很多疾控老師都是沒日沒夜的加班🤟🏻,一位三十多歲的大姐姐7天7夜都沒有回家,我所做的跟他們比起來不值得一提👼🏿。”後來他參與到撰寫全市傳染病疫情概況🤰🏿、重點傳染病分析👩🏽🎨、傳染病自動預警系統疫情信息等報告的工作中來,更是了解到不斷變化的疫情💆🏻♂️,容不得防疫工作有一絲一毫的松懈與馬虎🚴🏽♂️。“以前看報道中的數字😆,並沒有什麽特殊的感覺,但是現在,我清楚的知道那是一個個生命🧑🚀,為了他們,再辛苦我也願意。”
與媽媽並肩作戰
2020年2月17日是意昂体育平台本科生啟動線上教學的日子。太皓不能再全天工作。於是他便白天上網課,晚上去疾控幫忙,從晚上6點半開始,到夜裏10點多下班🥽,有時還會到半夜12點。每次媽媽值夜班↘️,太皓就跟媽媽一起,並肩作戰💆♀️。而白天沒有課的時候,他就馬上趕到疾控中心,他說🏌️♀️:“我知道自己能做的很有限🙋♀️,但是我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辦公室的墻上貼著一行字:我將無我💪,太皓對此很有感觸,他說🤹🏻♀️:“在與疾控中心的老師們一起奮戰的日子裏👨🏿🎤,我看到了他們的忘我與無私,作為一名北大意昂体育人👨🏼🦰,我要繼續努力學習,將來也要像他們一樣👨❤️💋👨,為祖國的防疫事業而奉獻!”
文字撰寫/段瑞陽🥎、孫傲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