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重點領域和優先主題的任務🧑🏭,以及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堅持預防為主、促進健康和防治疾病相結合的國家衛生發展思路♗,以重大社會公益技術研究開發與應用示範為重點🧏🏽♀️,根據我國心理疾患急需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和已有的基礎,調動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力量⛎,開展心理疾患防治研究🧽。
本項目將整合國內醫學🙍🏻♂️、心理學和社會人文科學等多學科研究力量,圍繞我國常見心理疾患的早期識別和心理幹預進行系列研究與示範👨🏻🌾。其中編製或修訂不少於5項常見心理疾患(如情緒、壓力🪮👨👨👦、家庭以及青少年和老年階段的心理問題等)相關評估🖱、篩查、預警工具和中國人常模標準;開展不少於6項針對常見心理疾患的預警與有效心理幹預方法/方案的研究👄🕺🏼;建立2個心理疾患防治工作中需要重點解決的方法🤞🏼、組織和運作範式平臺;研製3項新方法與新技術。發表科研論文20-40篇,包括影響因子5以上的SCI科研論文。申請專利2-4項。
項目實施年限🙅🏻♂️:2010年1月-2012年12月。
指南全文見附件🕓:心理疾患防治研究與示範項目課題申請指南
附件1🎿:申報有關要求
附件2: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申報書(試行)
附件3:課題申報信息匯總表
附件4:課題參加單位和參加人信息匯總表
一、申報材料
(一)《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申報書》(附件2)
(二)課題申報信息匯總表(附件3)
(三)課題參加單位和參加人員信息匯總表(附件4 )
二、申報方式和時間🦸♀️、地點
(一)采取公文報送和電子文本相結合的辦法。課題須通過各省(區🈷️🕥、市)科技廳(委)、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衛生局;衛生部直屬單位申報。請上述單位匯總本區域內申報的項目(格式見附件7、8)統一報送,不受理個人和其他單位任何形式的單獨報送、申請🧖🏽♀️。電子版以壓縮文件的格式發送到電子郵箱dcmstyanli@vip.sohu.com🤷🏽♂️。對未發送電子文檔及超過受理截止時間未收到紙質材料(以北京到達郵戳為準)的不予受理。
(二)報送時間👨🏼🎓:2009年5月13日-2009年6月1日。
(三)地址:北京市西直門外南路1號1107房間🌗,衛生部科教司規劃處,郵編:100044。
三、申請者和承擔單位資格
(一)課題申請者應該是中國大陸境內的自然人🐕:自然人必須有所屬單位。每個課題只能有一個課題申請負責人和一個承擔單位👩🦼🧑🏻🦳。申請者負責組織和提出課題申請👩🏻🔬,並在課題批準後為該課題的實際負責人。課題負責人應保證用於所申請課題研究時間不少於本人工作時間的60%,在國內工作的時間不少於9個月🫵🏿。中央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務員不得主持和參加本項目課題申報。
(二)課題申請者的基本條件:課題申請者必須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有固定單位(不包括在站博士後),副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者年齡在55歲以下(1954年1月1日以後出生)▶️🎉,高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者年齡在60歲以下(1949年1月1日以後出生)。
(三)限項申請規定:實行限製申請😮,各省(區、市)科技廳(委)🧚♂️、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衛生局🤹🏼;衛生部直屬單位只能申報3項本項目課題。課題負責人只能主持申報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和以參加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參加1項課題。同一法人單位對同一課題只能申報1項🥁。在研的國家科技計劃類項目(包括👨🏻🦽🧑🏻🚀:支撐計劃、863計劃、973計劃、公益性行業專項)的課題負責人不得作為課題負責人申報🦍。
(四)課題承擔單位應符合的基本條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登記註冊1年以上的企事業法人單位🌄。包括:大學👨🎨🤦🏼、科研機構等事業法人單位;成立1年以上且中方控股的企業法人單位🧬。
四、申報材料的要求
(一)各單位要按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管理辦法》的規定和課題申請指南的要求認真組織申報工作♻,嚴格進行形式審查🏃♀️➡️。申報材料要保證其真實性和完整性。申請書必須附任務研究所涉及主要關鍵技術的國內外查新報告及各參與單位聯合申報課題的證明文件🌳,如有配套資金需附配套資金證明。對超出申請指南範圍和不符合申報條件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二)申報的紙質材料內容必須與電子版一致,材料一律采用A4紙打印👱🏽,裝訂蓋章(不要過度裝訂🤱,如附件過多,請單獨裝訂並在封皮處註明),一式15份報送🏌️♂️。公文申報材料請到郵局郵寄👨🏽🔬,任何單位不得來人報送或匯報情況🕓🤹🏿,請各單位予以協助🙆🏻♀️。